考研政治中政治经济学讲到,企业的产品价值包括工人工资+利润,利润归老板所有.老板拿着利润或者享受生活或者扩大生产.工人的工资少于企业产品的价值,所以工人的工资不能够完全消耗掉企业的产品,社会产品就会出现过剩.等商品过剩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会让_一部分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对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现在我们社会就处在这个时期:政府发出大量补贴刺激消费,商品每天都在直播间打折促销,企业出于压力不得不变本加厉地压榨员工,大量员工失业,大学生不能找到体面的工作_.以上所有的现象让我们底层的知识分子没有知识分子该有的出路.
历史上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这个时期时,知识分子会出现分流:
一部分停留在旧社会的大厦里面,试图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经济危机让大企业大面积裁员,必须任劳任怨才能获得工作的机会.优质的政府工作人员也被官僚的子弟填满,仅仅放出一个岗位让几百个平民子弟“公平”竞争,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为零,知识分子日日夜夜的努力会被概率碾压为徒劳,随之而来的就是焦虑和自我怀疑.就算是成为了幸运儿吃上了公家饭,底层的公职人员也不能在经济危机时期维持体面,民国初期大学工资可以维持一家几口人相当体面的生活,而到了后期却只能勉强糊口.现在编制内人员也开始出现降薪的预兆.晚清的秀才为了能体面幸福一点考了一辈子,也没有怀疑封建王朝腐朽的大厦会被人民推到.
另一部分知识分子知道旧社会的大厦虽然高大但是摇摇欲坠,人民已经积怨很久,轻轻一推就会倒塌.这些知识分子决定投身于新时代的创造.列宁是沙俄时期的律师,但是他看到人民苦农奴制久已,投身与革命事业,用了三十年的时间,从一开始 20 人的彼得堡工人协会苏联了建立.20 人的组织是弱小的,但这股新兴力量会通过不断地围绕工人运动做工作和不断地突破警察封锁组织工人作斗争来壮大革命的组织和培养自己革命家的能力,逐渐强大了起来;沙俄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它在腐朽的制度下不断地剥削人民,最终走向了没落.
自己选择哪一条路线和自己的工作性质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列宁说革命党人要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中去,我们可以相信后一种路线,同时也可以成为一名工厂的工程师,成为政府工作人员,成为老师等等.革命者也不会被要求与自己的 家庭决裂,与心爱的人分手.这一切刻板印象都是敌人对共产主义者的污蔑需要我们花一点时间去重新认识.
现在的中国比当时俄国社会矛盾更加激烈,工厂更加集中,无产阶级人数更加多,通讯集中更加方面,革命者成长地更加迅速.中国革命胜利也就会比俄国来得更快.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革命组织的发展的快慢,取决于什么时候能对群众做有计划的政治灌输和组织群众作斗争,这样的历史使命就像历史上每一次降临在知识分子头上一样,也来到而我们头上.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当一名“秀才”还是当新社会的创造者,我们正是为了自己这样的百姓能过上体面幸福的生活,才去投身于困难但一定会成功的事业.随着阶级的固化,众多无产者不能够脱离阶级整体而独自走向幸福,要幸福就必须投身于建立“努力就能幸福”的社会环境中去.
社会和家人的宣传貌似已经让我们坚定地走在了第一条路上,但是花点时间去了解一下第二条路又有什么不妥呢
Why they give you downvotes?